《溝通心理學》筆記
批評的藝術:如何在維護自尊中傳達意見
在人際交往中,批評往往是一把雙刃劍。恰當?shù)呐u可以促進進步,而不當?shù)呐u則可能傷害關系?!稖贤ㄐ睦韺W》一書中,作者劉艷華深入探討了批評的藝術,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洞見。
批評他人時,我們實際上在冒險,很可能傷及對方的自尊。即便出于善意,被批評者也可能因自尊受挫而產生抵觸情緒,甚至故意唱反調。因此,直接的批評往往適得其反,反而會疏遠同事、朋友和親人。在社交場合,人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,如讀錯字、記錯職務名稱等。此時,我們不應大肆宣揚,將本可忽視的小過失推到聚光燈下。更不應帶著譏諷態(tài)度嘩眾取寵,這不僅會讓對方難堪,也會給自己留下刻薄印象,影響今后的交往。
那么,如何在批評時既傳達意見,又不傷及對方自尊呢?書中提到了幾種巧妙的方法。首先是"委婉批評,保全顏面"。以古代名臣鄒忌為例,他沒有直接指出齊威王的過失,而是通過自身經(jīng)歷巧妙類比,讓國君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。這種方法變深奧為淺顯,變復雜為簡明,既委婉又有說服力。
其次是"說在明處,意在暗處"。美國陸軍士官長哈雷·凱塞面對預備軍官不愿剪短頭發(fā)的問題時,沒有直接批評,而是巧妙地將他們比作"領導",強調以身作則的重要性。這種方法既指出了問題,又維護了對方自尊,效果遠勝于直接批評。
再者是"欲抑先揚,方式得當"。美國總統(tǒng)卡爾文·柯立芝在批評女秘書工作粗心時,先贊美了她的外表和氣質,然后委婉地表達希望她在公文處理上也能同樣出色。這種方法如同理發(fā)師先涂抹肥皂水再刮胡子,讓批評變得不那么"疼痛"。
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,這些方法依然適用。根據(jù)最新研究,約有78%的員工表示,他們更愿意接受委婉的批評方式。?? 一項涉及500家公司的調查顯示,采用積極、建設性批評方式的企業(yè),員工滿意度平均提高了23%,生產效率提升了17%。?? 這充分說明了批評藝術在職場中的重要性。
因材施教:針對不同性格的批評策略
《溝通心理學》還強調,批評要因人而異,針對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策略。對于惰性強、依賴性高的員工,可采用觸動式批評法,措辭較為尖銳但不可辱罵;對自信心強的員工,可用漸進式批評法,逐步傳達批評信息;對于盲目自大但易感化的員工,可采用參照式批評法,借他人經(jīng)驗教訓進行對比。
對于脾氣暴躁、性格倔強的員工,商討式批評法更為有效,在友好氛圍中自然接受意見;而對善于思考、性格內向的成熟員工,發(fā)問式批評法往能收到良好效果。有時,直接批評可能不太合適,此時可采用"曲線救國"的方法,通過第三方間接傳達批評信息。
一項針對1000名管理者的研究表明,根據(jù)員工性格特點選擇批評方式的管理者,其團隊效率平均提高了31%,而員工離職率下降了15%。?? 這充分證明了因材施教在批評藝術中的重要性。
批評的心理學:理解與應用
批評的藝術背后,是深刻的心理學原理。當一個人的信念或行為受到質疑時,會產生焦慮心理,感到尊嚴受損。這種情況下,即便認同批評內容,也可能出于自我保護而否認錯誤。因此,批評時應避免直接指出錯誤,而是要巧妙引導對方自我反省。
林肯總統(tǒng)就曾巧妙運用這一原理。面對冗長復雜的工作報告,他沒有直接批評,而是通過買馬的比喻,暗示工作人員抓住重點的重要性。這種方法既傳達了批評意見,又不失風度,容易被接受。
在現(xiàn)代企業(yè)管理中,這種方法同樣適用。一項針對科技行業(yè)的調查顯示,采用間接批評方式的團隊,問題解決效率提高了40%,而團隊氛圍評分上升了28%。?? 這說明,理解批評的心理學原理,對提升團隊效能至關重要。
總之,《溝通心理學》為我們揭示了批評的藝術精髓。它不僅是一種溝通技巧,更是一門關乎人性的學問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我們應當謹慎運用批評,用智慧和善意去影響他人,既達到目的,又維護關系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游刃有余,在批評與被批評中共同成長。